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系綜合報導】中國開放二胎後,有許多家庭想生二胎,但發現很多先生不孕,尤其中國北方精子庫還面臨精源嚴重短缺現象。 香港南華早報報導,二胎政策導致山西省人類精子庫的需求不斷增加,但受到大陸民眾觀念保守的影響,捐精者的數量依然很少。 山西省人類精子庫是山西唯一的官方捐精來源,2006年開業以來,每年最多只有500名捐精者。兩年前的宣傳熱潮使捐精者數量增長,但此後卻再次減少,去年合格者只有106人。 目前中國有超過4000萬人被診斷為不孕不育,佔育齡人口的12.5%。去年,精子庫在微信上開設了社交帳號,鼓勵更多人捐精。甚至嘗試在大學院校向學生們發放宣傳頁,卻被保安人員驅離,說他們「有很壞的影響」。 中國一些精子庫正使用新款蘋果手機來吸引捐精者。然而,在傳統文化中,捐精是不被接受的行為。業內人士指出,中國人覺得捐精會削減男性的精子活性。 精子庫缺精的的狀況嚴重,對於中國人口老化現象更是雪上加霜。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教授易富賢25日在博鰲亞洲論壇分論壇表示,「少壯不養孩,老大徒傷悲」,中國人口老年化是經濟的阻力,大陸已陷入「低生育率陷阱」。 中國青年報引述大陸國家統計局數據,去年大陸總人口超過13.6億,其中60歲以上老齡人口超過2.1億,佔總人口15.5%,65歲及以上人口有1.37億人,佔總人口10%。這兩項指標都超過人口老年化的「紅線」。 易富賢研究人口政策十餘年,他指出,中國經濟在1978年至2011年能夠持續保持10%以上的高成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年輕化的勞動力結構。從2011年開始,經濟成長速度突然下滑,主要原因就是勞動力減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