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南澳訊】《汕頭日報》報導,近日,從南澳縣了解到,在南澳城遺址深度考古時,考古人員有了重大發現。南澳古城牆新遺蹟的發現,將有力地推進海上運輸貿易史的研究,對釐清全國的陶瓷業、製造業的發展史也有重要的意義。 南澳城牆遺址在去年底被列為第八批省保單位。近日,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織考古勘探隊伍,對保存情況較好的南澳城的東門至西門城牆進行了深入的調查與勘探。考古人員在深澳正文學校南約10米處發現由白灰沙石夯築的三合土牆基。牆基周圍地表分佈密集瓦片及陶瓷片。瓦片較破碎,有紅瓦、灰瓦,從外形上看,可辨別出筒瓦和板瓦,還有少量的建築構件,應為滴水;陶片多飾醬釉,器形以罐、缸為主;瓷片以青花瓷為主,少量為紅綠彩瓷,可看出有碗、盤、勺等。經辨認,遺物年代為明清時期,以明代遺物為主。該遺址應為右營器械署。 為進一步了解城牆走向、牆體築造情況及地表遺物性質,考古人員在房基東約20米,佈設了一條東西走向的探溝。探溝出土了大量瓦片及陶瓷片,還發現了一段壘石牆基,探溝內有多層倒塌堆積。據此,考古人員推斷,此處應有大量明清時期建築,又因其緊靠南澳城東側城牆,距離東門不足100米,推測其應與城牆守備有關,具有軍事功能。根據清齊翀著《南澳志》卷三記載,並結合其城廓宮署圖中所示位置推測,此處可能為右守備署、右部千總署、左頭司把總署、左二司把總署、右頭司把總署、右二司總把署以及一百五十間右營營房等一系列軍事設施的位置所在。 勘探結果表明城牆是在原有的山體的基礎上開山鑿石,修理出一條城牆輪廓,然後依靠山體築造包牆,包牆為分級垂直築造,清理出的部分為城牆外包牆。考古人員推測,1958年拆除南澳城表層建築,但城牆基礎部分主體可能就保存在草木、堆積土之下。 考古人員表示,南澳島是廣東省內最大的也是唯一的海島縣。位於閩、粵、台三省交界海面,地理位置優越。自古以來,南澳是東南沿海一帶通商的必經泊點和中轉站。南澳古城牆新遺蹟的發現,對研究海上運輸貿易歷史,乃至全國的陶瓷業、製造業的發展史都有著重要的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