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的佛教不只是宗教,而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按照泰國的傳統觀念,幾乎每個男子一生中都要出家一次。身為泰國第九世皇的蒲美蓬‧阿杜雅德陛下,也曾於1956年按習俗在曼谷僧王寺短期出家修行15天,每天出外化緣,直到還俗。而這也成為了那個年代眾多民眾心中最珍貴的回憶。 除少數外,一般出家的男子並不打算盡形壽出家,有的發心出家7天,或半個月、1個月、3個月,經過一個短時期的出家生活,就可以返俗回家了。但凡是虔誠的佛教善信,必定會有心學習和研究佛法,在心中烙下對佛教的正解,並將逐漸形成的價值觀、信念和思想意識運用在日常生活之中,指導人們棄惡從善。良好的道德行為經過日積月累,構成一定的道德信念,逐漸成為一種不需要任何意志約束和監督的自覺行動。 泰皇蒲美蓬‧阿杜雅德陛下1946年繼任王位後10年,於1956年10月18日,在大皇宮安瑪琳威尼彩皇殿向眾大臣宣布出家意願,之後駕出大皇宮西側的陽台,向前來等候覲見的民眾宣布自己將出家皈依佛門數日。時任總理鑾披汶‧頌堪(泰國第3任總理)以泰國政府與全民的名義,擔任這項皇家出家儀式的主辦方。 1956年10月22日,蒲美蓬陛下偕同皇后殿下駕臨大皇宮玉佛寺,舉行皇家剃度等一系列的莊嚴儀式。皇太后詩納卡琳殿下為蒲美蓬陛下賜主持剃度儀式後,遂舉行皇家燃燭法會,參拜拉瑪一世、拉瑪二世御像。在接受皇太后詩納卡琳殿下所賜的僧袍與出家用品後,蒲美蓬陛下御賜出席由時任僧王頌德帕威奇拉亞那翁高僧主持的出家儀式,法號尊為「蒲美帕洛」。在蒲美蓬陛下出家修行期間,由皇后詩麗吉殿下攝政。 蒲美蓬陛下出家當年正值29聖壽,從1956年10月22日正式進入佛門,駕臨曼谷帕那空區僧王寺(巴翁尼衛叻察哇拉逸寒佛寺)帕丹那奔雅宮殿,按照習俗短期出家15天,直到11月5日還俗。 雖然出家修行的時間並不長,但陛下嚴格遵守佛家各條戒律,不管是在僧王寺內,還是外出化緣,陛下始終打著赤腳。而每天清晨和傍晚的打坐誦經功課,陛下也是一日不落,且十分守時,也因此帶動了整座佛寺的僧侶嚴格遵守戒律,虔心修行。 當時的僧王寺住持頌德帕挽叻高僧回憶稱,十分榮幸能與蒲美蓬陛下在同一座寺廟內修行,陛下作為新入佛門的佛家弟子外出化緣,不管是政府官員,還是普通百姓,都萬萬沒有想到能向陛下敬獻布施,因為他們都不知道陛下會在哪一天、哪個時間外出化緣,這是一種多麼崇高的榮耀和恩典。 現年90高齡、名為素蒙的老太太,是當時向陛下敬獻布施的幸運者之一。老太太述說起這段深藏心中的珍貴回憶:當時她住在碧武里路敬派巷內,當天清早與鄰居一起照常站在家門前,等待平時化緣經過的僧侶,以布施並聆聽僧侶誦經一段。可不曾想,一輛車在警車的帶領下於前方停了下來,一名帶著黑色眼鏡的僧侶走下車來。當知道是蒲美蓬陛下駕臨時,老太太當即行以跪拜大禮,而這一珍貴的畫面被記錄了下來,珍藏在一副相框內敬奉在老太太家中,成為一家人世世代代的榮耀。 2016年10月22日,是蒲美蓬陛下出家修行60周年紀念。在陛下駕崩之後,僧王寺特別向民眾開放在陛下御像前表達哀悼之意,並邀請高僧在一個月內的每天晚上10時為蒲美蓬陛下誦經弔唁。前往弔唁的民眾,還可以沿著陛下的足跡,參觀陛下出家時的帕丹那奔雅宮殿,以及在宮殿後親自種下的柚木,仿佛還沐浴在蒲美蓬陛下恩澤之下。 (韋柳惠恭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