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台灣桃園市一名70歲陳姓先生,日前因摔傷骨折,雖經過醫院救治,但術後出院、骨折傷口尚未癒合,家人照顧也十分困擾,在桃園醫院建議下,陳先生轉往中醫病房療養,透過中藥、針灸、推拿或薫蒸等多重治療,減低陳先生痛感,也協助活血通絡、接骨續筋,讓術後復元效果更佳。 桃園醫院骨科部主任許佑堡指出,台灣骨折住院平均天數僅6天,照護時間相當短,因此常見病人開完刀,但傷口尚未完全癒合、行動仍受限制,就得辦理出院的情況,尤其如大腿骨(股骨)骨折手術,術後照顧對家屬來說是一大負擔。 桃園醫院骨科與中醫科合作,鼓勵病患在骨折術後西醫住院期滿,轉往中醫病房繼續住院,接受中醫的多重治療,包括中藥、針灸、推拿、或薫蒸等多重治療,必要時也會配合西醫復健科復健。 中醫科主任侯毓昌說,長者骨折癒合較慢,且容易併發其他後遺症,若家屬照顧知識不足,恐導致長輩在術後產生關節僵硬或肌肉萎縮等現象,造成骨折復元期拉長,或無法回到應有的狀態。 骨折術後復元期透過中藥可活血通絡、接骨續筋,相較西藥僅止痛劑、肌肉鬆弛劑使用,效果更佳。過去文獻證明,針灸治療可加速骨折癒合、薰蒸使局部關節或肌肉僵硬獲得緩解,再配合中醫的推拿,使長者的復健產生加成療效,外敷藥膏可使病患傷口局部的腫脹疼痛加速消失,縮短復元期。 目前桃園醫院中醫住院病患,約有20%的人是骨折西醫術後轉往中醫住院,桃園醫院中醫科也定期與西醫骨科舉行病人狀況的共同會議,而西醫骨科主治醫師也可隨時前往探視病患的照顧及復原狀況,為中西醫合作建立良好模式。 (許政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