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研究指出,早發性癌症特別是乳腺癌、結直腸癌、胰臟癌、甲狀腺癌和生殖器官癌症,發病率在近年持續上升(上左圖,圖/123RF)。右圖為3月宣布罹癌的英國凱特王妃。(新華社資料照片) ●42歲的英國凱特王妃公開自己正在接受癌症治療。過去,癌症的發生率與年齡增長相關,近年年輕人罹癌卻大幅增加,儘管早發性癌症(定義為18-49歲)僅占總病例一小部分,但其發病率與死亡率在全球顯著增加。 專家正在找出原因,初步認為與飲食生活習慣、環境改變、還有仍不明確的風險因子,如抗生素使用造成腸道菌變化等相關。 近20年來 早發性癌症增79% 去年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旗下腫瘤學刊物「BMJ Oncology」的一項大規模分析,1990年至2019年間,早發性癌症增加了79%,同期死於早發性癌症的人數則增加28%,比率最高的是北美、大洋洲(包括紐澳和夏威夷)和西歐。早發性癌症患者的預後往往較差,五年存活率偏低,可能歸因於早發腫瘤的分子差異,使癌細胞更可能快速轉移。 「研究指出,早發癌症特別是乳腺癌、結直腸癌(大腸癌)、胰臟癌、甲狀腺癌和生殖器官癌症,發病率在近幾年持續上升。」耶魯大學醫學院早發性癌症研究計畫主任Veda Giri博士說,年輕癌友面臨長期的身體影響,加上還有生育、照顧孩子的責任,治療期間會很艱難。 吃紅肉、少纖維…飲食成關鍵 為什麼早發性癌症呈上升趨勢?一項頗具公信力的研究,來自2019年英國愛丁堡大學,他們與國際流行病學家一起研究了204個地區、29種早發性癌症的發生率。 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紅肉多和鈉含量高,水果和纖維含量低的飲食,以及飲酒和吸菸,是最主要風險因子。另外,肥胖也確定是罹癌主要風險之一,因肥胖與慢性發炎和氧化壓力相關,會導致DNA損傷,進而導致癌症。 生活習慣佳 環境變化也致癌 1.室外空氣汙染,是早發肺癌重要因子。 但光是這些原因,不足以解釋罹癌年齡下降。著名腫瘤學家、白金漢大學醫學院創始院長Karol Sikora教授認為,「雖然生活方式與癌症息息相關,但有些生活習慣良好的年輕人也罹癌,在他們身上找不到上述危險因子。」關於這點,「BMJ Oncology」2023年一項研究指出,室外空氣汙染是早發性氣管癌、支氣管癌和肺癌的重要危險因子。 2.人類飲食變化,改變腸道菌叢的平衡。 Sikora教授指出,所謂「群體效應(cohort effect),意味1960年後出生的世代,比此年分前出生的人,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更高。可能肇因於某些共同行為與共同接觸的環境因素。其中一個可能性,是腸道微生物組成的變化,今年1月發表在「英國癌症雜誌(the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的一項研究,從1687名患者的結直腸腫瘤取出特定的有害菌種,其微生物特徵與對照組的晚發型不同。 該研究的首席研究員墨爾本大學結直腸腫瘤基因組學實驗室負責人Daniel Buchanan副教授說,「結直腸癌發病率增加的潛在原因之一,與我們腸道微生物組成的變化有關。」過去幾十年,人類的飲食、生活方式和環境發生變化,可能改變細菌類型,以及腸道中的好壞菌平衡。 3.抗生素過度使用,引腸道微生物變化。 該研究也將病例的增加與抗生素使用增加做了連結。2022年「英國癌症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分析英國7500多個結直腸癌病例的數據,發現所有年齡層的患者,都與使用抗生素存在關聯,尤其是在早發患者身上。研究人員得出結論:抗生素引起的腸道微生物變化可能是永久性,且會影響免疫系統對抗細胞癌變的能力。 4.晚生育的男女,孩子罹患兒科癌症的風險增加。 社會變遷也可能是早發癌症的原因之一。愈來愈多女性延遲生育年齡,根據「美國流行病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2017年的報導,與20-24歲女性生育的孩子相比,年齡較大的女性所生育的孩子,罹患兒科癌症的風險高出13-36%;年紀較大才生育的男性,也同樣有上述風險。但此風險是否持續到孩子成年,仍是未知。 遺傳是禍首?比率減少很多 關於早發性癌症,「基因」是罪魁禍首嗎?事實上,由基因缺陷引起的癌症,比其他因素引起的少很多,例如結直腸癌。耶魯大學醫學院醫學消化疾病教授Xavier Llor表示,只有約10%的早發性結直腸癌病例與基因相關。 雖然與基因相關的癌症,例如與胃癌和卵巢癌相關的林奇症候群(Lynch syndrome),確實是年輕患者比老年患者更常見的原因,但這類型腸癌的數量,多年來維持固定比率,無法解釋早發性癌症突然大幅增加。「我們得出結論,早發性癌症增加的潛在因素,與環境和生活方式最相關。」Xavier Llor教授說。(王郁婷) |